疫情防控期間,高三學生如何做好心理防護?
什么,要開學了!what?“停課不停學”!高三的同學或許尚未從疫情的擔憂中走出,或許以為寒假難得的放松生活會因疫情而延長,甚至幻想著高考會不會因此推遲的時候,各學校按照上級部署“延期開學期間‘停課不停學’”,紛紛組織同學開展線上學習,這段特殊的線上學習時間將成了你們相互角逐的新戰場。本文將談一談在新戰場上你們可能會遇到的幾個典型困境。
一、學習惰性
按以往的期初學習經驗,只要開始上課兩三天后,同學們都會從寒假放松的狀態中走出,并投入到高三在校學習中。
可是在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,當我們進行幾天的線上學習后可能會發現:我們沒辦法像以前那樣輕松的實現從放松到緊張的狀態轉變。這有可能是我們的部分注意力還放在關注疫情上,但更可能是線上學習這種學習方式遇到的干擾多,無法很好地克服自己的學習惰性,從而影響學習效率。我們之所以在線上學習中無法很好克服學習惰性,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:
1、誘惑太多:
例如:手機、游戲……知道不能玩,又無法控制自己,玩了之后內心又充滿忐忑,覺得虛度了光陰,對不起父母、老師、對不起自己……
2、無監督:
在家自主的網絡學習,相比學校,少了老師的監督、不能直接的互動,課堂枯燥,無法自覺的認真聽課、完成作業。聽課、作業草草了事……
3、無氛圍:
沒有學校那種學習氛圍,缺少同學間的相互促進、相互競爭,缺乏學習的動力……
應對措施
1、嚴格作息時間:
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為核心,調整好作息時間。用白紙黑字以書面的形式張貼在醒目位置,及時提醒。(注:作息時間要有一定的彈性,不宜太緊,否則難以執行,要做到勞逸結合)
2、可視化的目標:
將自己想考的大學、奮斗目標,寫下來貼在墻上,經常提醒自己;并將目標細化,制定好每天的學習和作業計劃。
3、主動請求監督:
將自己的學習計劃告知家人、好朋友約定互相監督。比如打電話相互叫起床,互相匯報每天的學習狀態。
二、焦慮情緒
疫情開始爆發時,我們是焦慮的、擔憂的,但隨著我們慢慢的去接受、去適應,并不斷的聽到許多好消息傳來的時候,我們的情緒已經慢慢的趨于平緩,生活也慢慢的回歸正常。這時候的我們開始投入到新的學習任務中時,情緒應該是正常的、平緩的。
可是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,我們慢慢會發現有不少人的情緒反而開始變得焦慮,此時我們焦慮情緒的產生及其水平上升的主因不再是疫情,更多的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:
1、時間焦慮:
時間本就緊迫,還遇到疫情停課了,時間不夠用、浪費時間怎么辦……
2、競爭焦慮:
在校時,能知道大家的學習效率,現在看不見,害怕其他同學更努力或者有特殊資源……
3、效率焦慮:
在校學習時間規范,有規律,而在家學習效率不高,影響因素多,害怕會落下更多……
應對措施
1、調整并保持內心平衡:
我們可以清晰的意識到這是全國高三考生目前面臨的普遍問題,關鍵在于該如何應對這種焦慮現象。從心理學角度分析,適度的焦慮是有益的,當我們產生焦慮情緒,表明內心的平衡已被打破,這也正是改變的最佳時機。此時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接納自己,進而思考如何轉化成積極行動,并自覺抵制誘惑,自我激勵,從而尋求新的內心平衡。(焦慮→內心平衡被打破→改變的最佳時機→積極行動→自我激勵→新的內心平衡)。
2、營造競爭環境:
適度的競爭能激發學習動力,你可以將你的“主要競爭對手”的名字寫下來,貼在墻上,比如說“xxx正在努力,我不能落下”或者想象其他同學正在學習的畫面,從而激勵自己做好當下。也可以與學習進度相近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,制定學習計劃互通有無、互相監督、達到共同進步。
3、做好每次學習前的三個準備:
(1)物理環境準備:將書桌等收拾干凈,保持學習環境整潔,以免其他東西的分心;
(2)生理準備:問問自己是否有尿意或便意?是否口渴?確保一旦開始學習不受生理條件影響;
(3)心理準備:交代家人,你的學習時間開始,盡量少打擾;做3到5個深呼吸,暗示自己高效學習時間開始;明確本次學習的目標,給自己加油鼓勁。
三、親子沖突
“距離產生美”這句話長期以來被視為人際交往中的至理名言,而對這句話最簡單的詮釋就是人們呆在一起的時間越長,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越容易產生。
在疫情還未完全控制的情況下,許多家長也都窩在家里并且無所事事,這時候他們的目光必然盯著在線學習的我們,尤其還是我們這些即將要參加高考的人。一旦讓他們看到我們上課不認真、三心二意等行為時,就會開始在我們耳邊嘮叨了。有時候上課上完難得放松一下,他們又會禁不住提醒、勸說,甚至要求我們停止一切娛樂活動并繼續著手學習??傊?, 在他們的眼皮底下,只要我們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極易發生親子沖突……
應對措施
1、積極主動的溝通:
把自己的計劃提前告訴父母,每天有多少時間用于學習、多少時間用于休息、娛樂或做些自己想做的事。比如要用手機、外出、偶爾的放松活動,提前告知,降低父母的誤會,以防發生不必要的誤解和沖突。
2、學會換位思考:
在情緒爆發前,先進行換位思考,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先理解父母的情緒,再理解父母的外顯行為,這樣就可以避免親子沖突的發生。
3、適當的自我反思:
當面對父母的提醒、督促時,先別厭煩、抱怨,而是問問自己:我是不是沒能控制住自己、沒有管理好自己?我們要做到哪些才能讓讓家長放心,只有安心了,他們才會真正放手。
以上三個典型的困境大家可能遇到的,希望通過本文的閱讀能夠幫助到你們。
最后請大家記?。?br />
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小宇宙,都有一股洪荒之力,只要你愿意,只要你想,你就一定能夠更好的調整好自己的狀態,關鍵時刻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。
加油,請相信能量無限!